审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22-02-28 13:51:27   来源:中国广告    作者:张 晴    评论:0



在过去七年里,我们被问得最多的是这两个问题:一、一条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二、你们什么时候上市?用我的话来说:“一条是一个以报道中产人群生活方式起家的视频媒体,继而发展成集电商、线下店、线上艺术销售以及未来的线下艺术策展和展陈于一体的生活方式平台。”

互联网对于媒体是非常颠覆的, 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做了20 多年纸媒的老媒体人而言。在我们从被动失业转而选择主动创业的这七年,我们发现:懂传播,且有一点审美,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跟我们的审美有关的,并且我们很幸运地踩对了三个重要点: 

一是短视频。我说的短视频并不是现在的15 秒、30 秒短视频, 七八年前我们常见的是20 分钟左右的电视台风格的人物采访视频。一条在那个时候推出“3 分钟的人物采访短视频”,3 分钟,800 字,把一个人物故事说得生动,几乎就是“的得地”都删无可删的干货,这样的短视频,在当时是非常稀缺的。

二是新中产生活美学电商。2016 年非常幸运地碰到了一个消费升级的风口,我们做的这些内容,顺带就可以用来做产品的转化,所以去做电商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三是线上艺术品销售。2020 年因为疫情,很多传统产业都向线上转变,包括线下的拍卖,我们也做了线上艺术品拍卖,2020 年我们做艺术品销售,销售额是3000 万元,2021年2 亿多元,我们预计2022 年可以做到10 亿元。

回到第二个问题,你们什么时候上市?如果说七年前我们埋头做内容做电商,没有去多想的话,到了今天,这也许已经突破了传统媒体人的想象空间。做关于审美的内容其实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并不是你发现了这个商机,然后去做,你就能做成的。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也有融资,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人口红利的获客方式,但是获得人心才是可以共同成长的,这个是非常难的。我们现在碰到了人文红利,所以当大家对日用之美、对艺术的渴望到达了一个爆发点的时候,我们现在做的任何事情, 其实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转化。

回到我的主题,通过审美我们获得了什么?我认为是这三个方面: 体面的流量、客户的尊重、美好的生意。体面就是在社会进入到一个文明发展的阶段,人跟人之间的一种相处关系,它是不远不近、不卑不亢的, 你不对别人造成困扰,但是你的存在又给别人带来一点点的锦上添花—— 这种关系特别微妙,很舒服。 
 

1. 审美带来体面流量
 

审美要求我们必须把控内容, 制作精良

一条运营了两个微信公众号, 一条和美食台。每天都坚持播一条原创视频,这样加起来七年里大概更新了4200 条原创的视频。每次有客人到一条来参观,我一定会把客人带到我们的音乐制作室参观。我们每条音乐都是自己做的,所以对一条来说, 做任何事情都非常注重内容的呈现和严谨。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给自己做过一次广告,也不擅长为自己做广告, 只擅长给别人拍广告,所以我们完全是通过内容获客的。通过内容,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知道用户喜欢什么。

当我们准备把艺术品消费这块市场做大,首先就需要加大对艺术内容的报道。做用户喜欢看的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受到用户称赞和讨论,那这些用户就有转化的可能。最后,通过内容,我们就可以精准地定位到目标用户。

面对广大用户,一条也分别开设了很多栏目,通过不同的栏目,可以对人群进行精准定位。在我们过去的4200 条视频里面,大概有2500 个人物的报道。2500 个人物都拥有这样的气质:卓越、独立和专注。一条有一个视频讲的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在他身上体现了可贵的勇气、担当、自律和奉献。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也比较希望拥有的一种品质。


通过媒体来传达精神

审美不单单是说外表的,这还是比较浅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更能打动人心。有时候打开微信公众号, 十个公众号里面九个是在蹭八卦流量的,另外一个是谁,那就是一条。一条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做人物历史的报道,我们还是希望有一点不一样的精神传递。事实上,公众号后台的数据出乎意料地好。而且回复的这群人, 能清楚地感觉到他们都非常年轻,90 后青年人很喜欢这种正能量的东西, 这坚定了我们坚守的“媒体应该起到引导大众的作用,而非迎合”的理念。站在美育的角度,一条更希望给到用户有力量的东西,这样用户回馈过来的东西也同样有力量感。也正如此, 我们通过一篇篇扎实的内容产出,使得用户逐渐相信这个平台的严肃性和可靠性,从而建立起信任感。


有所坚守和有所舍弃

作为文化人,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点小小的使命感和坚守,那就是, 我们想通过自己擅长的东西来做美学教育。拍美的空间,拍每个干净的、美好的灵魂的故事。这对于整个社会还是有一个滋养作用的。能明显地感觉到,我们开始做电商以后,这几年来,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的审美水准都上来了。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大部分产品图片都是不对的,我们只能自己搭棚子拍,按照自己喜欢的诧寂风, 冷淡风,把每一件产品表现到位。人是很聪明的,供应商发现平台的游戏规则不一样了,他们立刻改变了方向, 开始去做新的尝试。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是从日用之美出发,再到现在的艺术品。

总而言之,一条的获客方式就是舍弃了人口红利,转而坚守了人文红利,选择了坚守审美和格调。一条的徐老师是学哲学的,做起生意来有他自己的坚持,或者可以理解成精神洁癖。而这个精神洁癖,让我们做生意的时候会有所舍弃。在当时看来, 这种舍弃可能是有损失的。但从长期来看,这些舍弃其实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互联网时代,你可能因为某个爆款获得几万粉丝,这非常容易, 但失去也特别简单——这一点上,我相信能量守恒原理。所以要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它将会是一条护城河。

一条完全通过内容获得的读者达到了6000 万左右,这6000 万左右里面,后来有1000 万从视频读者转化成了电商用户。所以说审美和格调是值得坚守的方寸之地。它们可以带来体面的流量。

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这是一条之前从未有过、以后可能也难以超越的视频。因为它打中了很多痛点,关于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这个视频不是给房地产打的广告,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依托的是一个地产项目。但是这些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看重的是,通过这条视频我们获得了50000 的粉丝。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展现的还是一个媒体属性, 就是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情。一条就是一个隐在他们背后的记录者。但是, 如果作为背后的记录者,能够让一个领域被推到前面,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并且能感受其中的美,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2. 审美带来客户尊重
 

坚守自己的专业度

对于客户来说,找到一条来拍广告,其实也有着很好的初心,它会要求我们讲好品牌故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你会发现客户一点一点地屈服于要有更多品牌直给信息露出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用自己的专业来帮助客户坚守他的初心, 让他相信我们这样做是对的,相信我们让流量和格调并存的能力。太多的乙方最后可能被客户带着走,但我还是非常坚持要用自己的专业去坚守, 因为你不仅要对客户负责,也要对自己的出品负责。

2015年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 有个客户刚开始说:“没问题,你的选题我完全不干预,只要最后出现一个产品的镜头就行。”结果过程中间, 客户渗透得越来越深,到最后每两三秒就要求产品出现,这时候我们觉得这个底线已经消失了。我们觉得如果有这样的内容出现在一条,对平台读者的伤害是很大的,会有大量的读者离开你。这个损失,远比少掉几百万元的广告收入还要大。我个人的感受是,当你用你的专业坚持,客户反而会尊重你。这跟人性是一样的,如果你一味地迎合某个人,其实到最后他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从1到100 

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我们来帮助他们讲述从1 到100 的故事, 而从1 到100 其实是有很大市场前景的,任何一个城市宣传片或者是企业宣传片,都开始意识到“我要说好我的故事”。以前可能是那种大开大合、波涛汹涌的风格,但是今天更希望讲述走心的故事,从细微的、走心的点着手,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来了解这个城市或者企业。

之前服务的一个世界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他们在过去十年当中一直致力于保护蜜蜂的生态。我们给这家公司拍了一个时长17分钟的纪录片, 在新品发布会现场播放,我们很担心一条17 分钟的视频放出来,底下的嘉宾会不会坐不住全跑了。然而并没有。所有人都从头看到尾,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触动:把产品背后的动人故事讲透了,观众是喜欢看的,客户也乐见其成。


3. 审美带来美好生意


物属性的前期累积

早期的一条视频带有强烈的物的属性。我们将美的哲学、美的定义通过镜头展示给用户,让用户体验和学习审美。经年累月,就会发现读者积蓄了强大的对于提升审美甚至是为美埋单的渴望。在2016 年,我们意识到这个生意是可以做的,当我们做了转换以后,发现这个能量实在是太惊人了。我们的读者说:“哎呀,我终于放心了,一条不会倒了。” 


定位非标匠人精神

到后来,我们也开始有一些疑惑,因为有了其他平台的竞争,于是我们决定做我们擅长的。我们开始拍摄一些匠人的生活和制作过程等,然后把他们的产品放在我们平台来分享,从而驱动用户为美埋单,这也是我们接下去发力的方向。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接下来我们会发力做线上艺术这个平台。我们现在已经跟80 个画廊的500 位艺术家有了合作,他们的作品在一条艺术频道售卖,成交率非常高。除了线上,我们还会拓展很多的线下活动,营造整个生活美学的氛围,通过各种方式来触达我们的用户。


4. 关于未来 
 

线上艺术品交易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2021 年世博会文物艺术品的参展数量是178 件,总货值是23.8 亿元人民币,而在前一年只有两三百万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涨幅, 这是什么概念?其实在国际艺术品圈子里有一个说法,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超过3000 美元的时候,艺术消费的时代就将到来。而中国连续两年人均GDP 超过10000 美元。所以这就是一个新的市场:艺术并非收藏, 而是消费。大批新的买家入场,已经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向美向善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从体验审美到学习审美再到提升审美,最后为美埋单,这也会是一条之后一直努力的方向。 

(张晴,一条合伙人)

FOCUS 聚焦

友情链接

专辑 案例 热点 资讯 学术 理事单位 2021华釜青年奖 cama

沪ICP备05018981号

登录

立即注册

注册

密码找回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