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广告》的情缘 ——为纪念《中国广告》杂志创刊 40 周年随笔
2021-01-12 14:40:18   来源:中国广告    作者:林之荣    评论:0


继纪念中国广告业恢复 40 周年庆典之后,2021 年 4 月 15 日,又将迎来《中国广告》杂志创刊 40 周年这个值得庆贺的纪念日。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管理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关系与需要,就对广告杂志产生兴趣,曾先后与上海广告装潢公司老领导叶明、胡桂堂、陈信根、姚能珍、陈梁、张惠辛等前辈、领导与社长(总编辑)结缘,除做好与本职相关的服务工作(如涉外广告经营权的审定与管理),还积极撰写文章投稿。我认为,《中国广告》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广告业恢复发展后全国第一本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广告杂志,也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厚度的杂志,更是一本人见人爱的杂志,创刊近 40 周年来,深获中国广告(学)界的赞誉与支持。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今年,我已 70 多岁了,值《中国广告》即将迎来 40 岁生日之际,回顾一下以往的几个小故事,与同仁们分享。
 

核定外商来华广告经营权

 
原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于 1984 年 4 月 28 日(原市进出口办、市外贸局、市外经局撤销), 统管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包括审批涉外广告经营权与组织出国小组等)。上海广告装潢公司(以下简称上广装)、上海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上广)、上海美术设计公司(以下简称上美)和三报二台(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主要媒体的涉外广告业务均归外经贸委审批。记得 20世纪 80 年代后期,原上广装常务副总胡桂堂提出,为有利于公司涉外广告业务的开展,属下的中国广告杂志社也拟申请外商来华广告业务,曾记得,我同胡总一起赴延安东路 / 河南路口的杂志社学习与调研,听取姚能珍社长的介绍及要求,嗣后,《中国广告》杂志与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科学器材导报》等报纸一同获准经营外商广告;1998 年 10 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在成都开会,时任杂志社主编陈梁先生还专门提及此事,并对我表示感谢;2019 年 5 月, 本人专程前往胡桂堂府上看望 87 岁高龄的他老人家,他再三感谢市外经贸委对公司有关涉外广告业务(东芝霓虹灯)的大力支持。
 

组织相关活动,撰写纪念文章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每逢广告界的重要纪念日或活动,本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如,1987 年 6 月 16日至20 日,由上海外经贸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陈立品带队,组织 18 家专业外贸公司和三大广告公司(上广、上广装和上美)及三报二台计 36 人的上海代表团,赴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三世界广告大会;又如, 1999 年为纪念中国广告业恢复发展20 周年,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放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上海市广告协会组织开展的征文活动,本人撰写的《我与广告》一文获铜奖;再如, 本人撰写的《难忘的 30 年历程》、2017 年《不容忽视展会广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广告业助推广交会不断创新与发展》等文章,2017 年11 月,为纪念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30 周年和纪念中国广告业恢复 40 周年,本人撰写了《难忘的记忆》一文;1995 年 3 月至 2000 年2 月在日本电通任职期间,撰写的《广告公司如何为广告主提供全方位服务——记三得利啤酒整体策划方案》, 均首选投稿《中国广告》杂志;另外,为纪念中国广告业恢复40 周年,2018 年 10 月,《中国广告》杂志记者秦先普,专程赴奉贤区对我进行专题采访——《峥嵘岁月,难忘的广告记忆》,在 2019《中国广告》第 1 期杂志发表,并收入“致敬改革开放与广告业恢复四十年系列访谈”之中。在此,我要感谢杂志社秦先普记者不辞辛劳、远道城郊采编,顾不上用餐的那种敬业精神;我还要特别感谢张惠辛、鲁培康两位社长,至今每期寄赠《中国广告》杂志,促使我不断学习、提高并关注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受邀参加大型高端活动

 
《中国广告》杂志是一本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代表着中国广告风向且与时俱进,在业内有号召力、向心力。2018 年 -2019 年本人连续两年受邀参加了第 17、18 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中国广告影片金狮奖颁奖盛典、中国广告年度数字大奖颁奖盛典,作为颁奖嘉宾,见证与分享了整个行业盛会,大会议程内容丰富、大咖云集、掌声不断,三天活动,本人善始善终,聆听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司、中国广告协会领导及其他广告专家的报告、点评与展望,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可谓收获满满。记得2019 年大会第三天颁奖盛典较晚, 由于我住在郊区,要在 22:30 分之前赶到莘庄换乘 5 号线地铁,我不得不在颁完奖后,21:30 分之前恋恋不舍地离开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晚会现场,一路小跑上气不接下气,真的只差两分钟就赶不上由莘庄到奉贤的地铁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会议期间,我和唐仁承这两位老人,引起了上海贝思诺总经理刘颖彤的关注,并结识了其下属员工,刘总是个性情中人,经聚聊,当年 6 月,双方一拍即合,我欣然同意,受聘为公司高级顾问。谢谢《中国广告》杂志做媒,谢谢贝思诺刘总给我发挥余热的平台与机会。近期,我草拟了关于出版“百人谈广告”的初步策划方案,得到了市广告协会领导的首肯与好评,此项目现由上海大学广告研究院、广告博物馆(筹)具体落实后续工作,如成立编委会和采访历史人物等事宜。

 

几点建议与祝愿

 
“我与《中国广告》征文”的目的与要求,表述得既明了、坦诚又情真意切。《中国广告》杂志如何越办越好,吸引更多广告人的眼球,本人抛砖引玉,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坚持党的领导,讲政治与把握舆论导向方面:
针对中国广告(学)界存在的痛点、难点及主要问题,如中国广告界(包括广协)在体(机)制方面的不足与改革;今后十到二十年中国广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开展学术研讨。
 
2. 在贯彻国家“品牌强国”战略, 讲好中国广告品牌故事方面:
不忘初心、承上启下,推广广告(学)界的成功经验;弘扬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传播方式,创立构建中国特色品牌建设的强国之路,助推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的实施和发展;根据中国经济综合国力(GDP) 与广告经营额居世界第二的现状,下一步,中国广告业如何整合与改革创新,业内各方似可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探讨组建中国广告“航母”的课题。
 
3. 在《中国广告》杂志未来发展方面:
始终围绕党在新时期发展的总方针与总要求,坚持独立办刊方针与特色,“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不论资排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扩大与中小广告公司和中青年创业者的交流,注重多报道鲜活的案例,真正起到政府、协会、广告主、各类广告公司、新闻媒体与学界等各方交流的平台作用;主管部门要支持解决杂志社的资金与人才进修和培养的问题。

以上愚见,尚不成熟,仅供参考。最后,谨祝《中国广告》杂志
以纪念创刊 40 周年为契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接轨国际”,继续引领中国广告业的舆论导向,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友情链接

专辑 案例 热点 资讯 学术 理事单位 2021华釜青年奖 cama

沪ICP备05018981号

登录

立即注册

注册

密码找回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