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杂志伴随我 20 年的成长
2021-01-12 14:49:10    来源:中国广告    作者:陈亮嘴   

《中国广告》杂志是我在 2000 年从事广告业务后一直购买和阅读的杂志之一。

那是一个杂志很火热,阅读很盛行的年代。

那一年,我在广州龙之媒书店看到几本专业杂志,杂志有塑封包裹, 我有时候会小心翼翼地把《中国广告》杂志的薄膜撕开,生怕店员知道我撕开了薄膜后不买会找我的麻烦。

看到内容不错的那一期,我就买下来。

《中国广告》杂志,与其他几本专业杂志我都长期购买和阅读。

为什么买杂志,因为广告人、营销人、从事品牌营销服务的人,是需要长期、高速、专业地学习的。

2000 年,我从外地到广州发展, 后来误打误撞进入广告业。当时,广告可以算是中国企业进行品牌和商业运作的主流方式。做好广告,做好传播诉求,做好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卖点,就足够成为企业家的成功利器了。

那是个广告当道的年代,《中国广告》杂志这样的名字,在我的心目中,是我们职业的未来引领者,因为我的职业是广告,这本杂志的名字就叫《中国广告》。

《中国广告》的内容,也确实很专业,有国际公司的创意展示,也有国内广告公司的访谈。

其中比较引起我注意的就是叶茂中,他以鲜明的红色和五角星logo 经常在杂志上出现。

从 2000 年到 2003 年, 其中经历了找不到方向的阶段,但阅读《中国广告》和行业杂志这个习惯我保持了下来。

2003 年年底,我辞掉在广州的工作,去北京发展,希望见识更大的广告行业舞台。

《中国广告》杂志助推了我从小白到内行的过程,准确地说,阅读杂志和学习,特别是《中国广告》这样的杂志,让我从业务小白,一路成长为行业策划咨询专家。

我一直购买行业杂志来学习, 还包括《销售与市场》杂志和各种专家的书籍,我也参加了许多行业专业活动。

展示一下我学习的结果和小小成绩:

1996 年,我还是一个厨师。

在 2000 年,我发现,做厨师是不可能跳跃式发展的,所以,我开始选择做业务,凭借一些简单的业务技巧,只是多勤奋一点,我就成功翻身, 解决了生活问题。

到 2003 年时,我已经手握百万现金,要是买房子,现在可能坐拥亿万身家了,哈哈。

2003 年年底,我离开广州,放弃当地熟悉的人脉、可观的收入,告别了熟悉的自己,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我想全方位进入大客户广告的时代,了解中国最大的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希望掌握更高层次的广告营销大型运作。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我把能找到的书籍资料,都买来学习,了解全世界的品牌营销,对于商业世界,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2004 年,我在生日当天,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2007 年,我对公司的广告业务进行升级和调整,进入更高难度的策划、咨询、传播的全案综合客户服务中。

2009 年,我在北京、武汉、成都、广州都建立了公司和团队,希望大干一场。

 





  

2011 年,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有一定综合实力和能力的策划咨询传播服务公司,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经过 20 年积累,广州年轻派战略转型顾问公司已成为千亿级企业温氏集团转型策划的幕后推手,20 年间,我们服务了无穷盐焗鸡、嘉豪食品、华生堂果醋饮料等上百家客户和项目。在农牧产品、食材、食品领域,具备了深度策划的硬实力和行业资源,并在汽车、旅游、日化、快消、酒水、城市产业策划、互联网转型、产业升级、儿童教育、家居建材等 32 个行业都有策划和实战案例。


我们反对同时服务多个客户和批量复制的流水线策划模式,我们坚持每年只做少量精品型深度策划服务,秉承大厨亲自炒菜的模式,创始人亲自策划、亲自调研、亲自服务对接。

我们学习六祖思想作为管理文化,以侍奉父母之心对待客户。

我们把时间花在已经合作的客户项目上,我们的策划一般都有 3 到10 年的长期合作,和客户的市场价值绑定,也对合作的客户进行股权投资,进行高端资源导入。

2020 年,公司获得了美国 IMC舒尔茨整合营销集团的中国授权, 成为 IMC 舒尔茨中国区业务策划合伙人。

虽然有点自我广告的嫌疑,但以上的概括基本记录了我们的发展, 我想说的是:

这一切,与学习,高强度的学习, 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广告》杂志有这样几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晰:

1.  杂志的封面是过胶的,因为有好几次我边吃饭,边翻阅杂志,不小心把汤水溅到上面了,杂志一点也没有损坏。我每次买到杂志,都希望第一时间立刻翻开阅读,而不是有空再慢慢阅读,看到重要的地方就折起来,摆在床头、书桌、茶几上,随手就能翻到。

2.  杂志的印刷都很精美,印刷的色彩很鲜艳,排版也很大气。

3.  比较注重案例,有时候直接有分析数据,还有广告创意画面,这特别适合我们这样的从业者,因为, 我们想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设计的呈现效果。

4.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广告》杂志刊名的标准字体一直没有变化过,辨识度很高,在许多杂志中,我总能第一眼认出来。
5.  大约是 2015 年,我到上海出差,刚好参加了那年的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那一次叶茂中上台演讲, 讲了他策划的真功夫案例。每年中国广告杂志社举办的活动,水平和专业度都特别高。

6.  虽然《中国广告》杂志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重要的行业学习平台,但遗憾的是,我一直没有与《中国广告》建立全面、立体、深度的互动和联系。从我创办自己的公司开始, 大量地服务客户的项目策划,我一直希望能在《中国广告》杂志上适当地展示一下我们的案例、故事、观点和方法。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民营的、自我成长的、学习了国际公司的经验, 落地生根的本土实战风格的中国策划咨询公司。

《中国广告》杂志创刊快 40 年了,而我从2000 年开始进入广告业,到现在,已经整整 20 年了,我也已经 40 岁了,真是值得纪念的岁月。


(陈亮嘴,广州年轻派战略转型顾问公司总裁)

友情链接

专辑 案例 热点 资讯 学术 理事单位 2021华釜青年奖 cama

沪ICP备05018981号

登录

立即注册

注册

密码找回

获取验证码